普及金融知识,守住“钱袋子”
日期:2022-06-15 10:35:53 打印

微信图片_20220615084303.jpg

为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维护金融市场和谐稳定,我行积极响应中国人民银行长春市中心支行号召,于6月15日开展“普及金融知识,守住‘钱袋子’”活动。

一、如何保护个人金融信息安全?

(一)什么是个人金融信息?

个人金融信息,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开展业务或者其他渠道获取、加工和保存的个人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财产信息、账户信息、信用信息、金融交易信息及其他反映特定个人某些情况的信息。

(二)如何保护个人金融信息安全?

1.切勿把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卡等转借他人使用。

2.在日常生活中切勿向他人透露个人金融信息、财产状况等基本信息,也不要随意在网络上留下个人金融信息。

3.尽量亲自办理金融业务,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办,谨防个人信息被盗。

4.提供个人身份证件复印件办理各类业务时,应在复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

5.不要随意丢弃刷卡签购单、取款凭条、信用卡对账单等,对写错、作废的金融业务单据,应撕碎或用碎纸机及时销毁,不可随意丢弃,以防不法分子捡拾后查看、抄录、破译个人金融信息。

6.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号码、手机短信和邮件。

二、防范网络诈骗方面

(一)疫情期间,网络诈骗新套路

1.虚假售卖口罩等防疫物资

不法分子利用大家急于购买口罩等防疫物资的焦急心理,谎称有货或者可以帮忙代购,在受害人付款后,找理由拒不发货或直接拉黑失联,骗取钱财。

2.假“献爱心”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等冒充慈善或者民政部门,向用户发送防控疫情“献爱心”的虚假信息,或者搭建虚假官方网站,利用群众的同情心骗取捐款。

3.火车票/飞机票退改签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发送短信,以办理航班/铁路退改签为由,诱导受害人拨打短信中的电话,若受害人未核实即拨通短信中电话,对方将在电话中准确地说出受害人身份信息与航班/铁路信息,并要求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号、密码和手机验证码,将卡内余额全部转走。

4.冒充政府部门,推销“特效药”

诈骗分子利用大家对疫情的恐慌心理,通过假冒政府部门、疾控部门或者相关药物研究部门推广所谓的防治新型肺炎“特效药”、“新药”、“国外药”,骗取购药钱财。

5.提供医院床位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在二手交易网站、社交网站等散布可帮忙联系医院提供住院床位为由诱导受害人进行转账汇款来实施诈骗。

6.网络刷单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疫情发生以来,大量民众“宅在家中”的情况,通过发布“足不出户,工资日结,工作轻松,报酬丰厚”等刷单广告,实施网络刷单诈骗,引诱受害人刷单付款后,拒不退款,骗取钱财。

(二)防诈提示:

1.六不

不轻信、不汇款、不透漏、不扫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

2.三问

遇到情况,主动问本地警察、主动问银行、主动问当事人。

3.好习惯

(1)购买防疫用品,进行爱心捐助,一定要通过正规官方渠道。

(2)接到退改签的电话或短信,一定要拨打航空公司官方电话核实情况。

(3)不要透露银行卡密码、验证码,陌生人要求转账,一律拒绝。

(4)不要轻信网络刷单,工作需通过正规渠道获取。

(5)一旦被骗,请及时拨打110或者到就近公安机关报案。

三、如何确保支付安全?

(一)如何防范网上支付风险?

1.网上交易前应确认网址是否正确,要选择信誉好、运营时间长的网站进行银行卡网上支付业务。

2.完成网上交易后,应及时退出,避免发生后续风险交易。

3.在进行境外网上交易时,应通过安全途径,开通相关认证服务。

4.应避免通过公用WiFi进行支付,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进行网上交易,以免泄露账号及密码等信息。

5.应注意不要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登录不明网站,避免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马病毒。

6.办理网络购物、网络退货、退款时,应认清官方渠道,切勿轻信不明身份的电话、网络聊天工具或其它形式提供的非正规的网络链接。

7.收到可疑手机短信时,应谨慎确认,如有疑问应直接拨打银行客户服务热线查询。

 

(二)如何防范移动支付风险?

条码支付是以条码为信息载体,通过移动终端或商户受理终端直接或间接获取支付要素以完成交易的支付方式。常见的条码包括二维码、条形码等类型。在使用过程中要增强安全意识,做到:

1.不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

2.不轻易将个人二维码信息泄露给他人。

3.不通过二维码支付进行大额交易。

4.加强对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安全管理。

5.核对账户名称与商家是否一致,与商家确认账户名称是否正确后,再进行支付操作。如发现异常立刻停止支付。

四、金融消费者的法定权利有哪些?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金融消费者享有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信息安全权等基本权利。

学好金融知识

牢记防范措施

远离诈骗风险



分享: